胃溃疡和胃炎的区别和症状
胃溃疡和胃炎的区别为病变部位与病理差异、高危因素与并发症、诊断;胃溃疡和胃炎的症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一.区别
1.病变部位与病理差异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胃底、胃体、胃窦等全胃区域,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为特征,通常不穿透黏膜肌层。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胃炎(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与慢性胃炎(长期隐痛、消化不良)。
胃溃疡则指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深层缺损,病变常局限于胃窦或胃角,深度可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形成“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的恶性循环,易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高危因素与并发症
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如阿司匹林)、酒精或应激引发,并发症以胃出血为主;胃溃疡则与胃酸分泌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长期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密切相关,除出血外,更易发生胃穿孔(突发剧烈腹痛)和幽门梗阻(呕吐宿食)。
3.诊断
胃镜是鉴别金标准,胃炎表现为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胃溃疡则可见边缘光整的圆形或椭圆形缺损,底部覆盖白苔。
二.症状
1.胃溃疡症状
胃溃疡疼痛呈"进食-疼痛-缓解"的典型节律:餐后0.5-1小时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引发锐痛,持续1-2小时后随胃排空缓解,下次进餐后重复出现。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或剑突下,性质如刀割、烧灼或饥饿感。溃疡侵蚀血管时,可出现黑便(柏油样便)或呕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穿孔时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幽门梗阻则表现为呕吐宿食、上腹膨隆。
2.胃炎症状
慢性胃炎患者常诉上腹隐痛、胀满感,疼痛无固定节律,多与进食相关但无明确规律。急性胃炎可因刺激性食物或药物诱发突发上腹剧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存在"早饱"现象(进食少量即感饱胀)。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伴口苦、烧心。长期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体重下降、乏力,但通常程度较轻且进展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