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和胎盘粘连是胎盘绒毛组织黏附于子宫肌层的病理状态,多因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或子宫内膜病变所致,临床表现有产后异常出血、胎盘剥离异常,可通过超声检查及产后胎盘检查诊断,主要采用清宫术等手术治疗,有宫腔操作史女性要做好避孕等,孕产妇产后需密切关注阴道出血情况及时处理。
一、定义
子宫和胎盘粘连是指胎盘绒毛组织黏附于子宫肌层的病理状态,多因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使胎盘绒毛侵入肌层所致。
二、病因
1.宫腔操作史:多次人工流产、刮宫、剖宫产等宫腔操作可损伤子宫内膜,增加胎盘与子宫肌层粘连风险,尤其是有多次此类操作史者更易发病。
2.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破坏子宫内膜正常结构,影响胎盘正常着床与剥离。
三、临床表现
1.产后异常出血:胎盘娩出不完整或滞留,产后阴道流血量多于正常,且出血时间延长。
2.胎盘剥离异常:胎盘部分粘连时,可出现胎盘剥离困难,徒手剥离胎盘时感觉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密。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观察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若发现胎盘绒毛与肌层分界不清,提示可能存在胎盘粘连。
2.产后胎盘检查: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若发现胎盘母体面有缺损,提示可能有胎盘部分粘连。
五、治疗方式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清宫术,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的胎盘组织,清除残留胎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有宫腔操作史女性:此类人群属高危人群,应做好避孕措施,减少宫腔操作次数,降低子宫和胎盘粘连风险。若已发生粘连,术后需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预防感染。
2.孕产妇:产后需密切关注阴道出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出血或胎盘娩出不完整,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与处理,避免因粘连导致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影响产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