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一般处理为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紧捏双侧鼻翼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局部止血可应用止血剂棉片填塞、针对出血点明确者用化学烧灼或鼻内镜下电凝等止血;全身疾病引发的鼻出血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儿童多因挖鼻等所致要避免挖鼻保持鼻腔湿润,老年人常与高血压等相关需监测血压控制基础疾病,妊娠期要避免紧张采取局部简单止血严重及时就医且考虑用药特殊性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
一、一般处理: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用手指紧捏双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二、局部止血方法:1.局部应用止血剂:可使用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棉片填塞鼻腔起到止血作用,也可应用凝血酶等局部止血药物;2.化学烧灼法:针对出血点明确者,可采用硝酸银、三氯醋酸等烧灼出血点,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烧灼损伤正常黏膜;3.鼻内镜下止血:借助鼻内镜清晰观察鼻腔内部情况,准确找到出血部位并进行电凝、激光或微波止血等操作。三、全身因素相关处理:若鼻出血由全身疾病引发,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针对具体病症开展相应治疗。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多因挖鼻、鼻腔干燥等所致,家长需教育儿童避免挖鼻,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鼻,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2.老年人: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相关,需密切监测血压,控制基础疾病,鼻出血时处理要稳妥,避免因情绪激动等加重出血;3.妊娠期:需避免过度紧张,可采取局部简单止血措施,若出血严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考虑妊娠期用药特殊性,尽量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止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