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部分有自愈可能,若因儿童期生理性增生且无症状或症状轻,随年龄增长10岁后可能萎缩缓解;但若有明显症状(如长期鼻塞、打鼾、影响面部发育、听力下降等)或合并感染且病情迁延不愈则难自愈,需就医评估后决定观察等待或积极干预。
一、可能自愈的情况
一般来说,若小孩腺样体肥大是因儿童期生理性的腺样体增生所致,且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随着年龄增长,到10岁以后腺样体逐渐萎缩,肥大情况可能会自行缓解。例如,一些儿童仅在体检时发现轻度腺样体肥大,无鼻塞、打鼾、听力下降等不适表现,这种情况下有自愈的可能性。
二、需要干预的情况
1.症状明显时:如果小孩腺样体肥大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长期鼻塞、流涕,严重影响呼吸,夜间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甚至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或者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等,通常难以自愈,需要积极干预。因为长期的气道不通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等,这种情况下必须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比如,对于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手术切除腺样体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措施。
2.合并感染时:当腺样体肥大合并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且病情迁延不愈时,也不会自愈。此时需要针对感染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但单纯依靠自身很难让腺样体肥大情况好转,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来缓解症状并改善腺样体肥大状况。
对于小孩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相关可疑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病情,判断是观察等待(有可能自愈的情况)还是需要积极干预,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