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心力衰竭,增加猝死风险。心律不齐打乱心脏跳动节律影响泵血功能致全身供血不足,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严重长期未控的心律不齐可引发心力衰竭,有基础病或特殊时期人群风险更高;某些严重心律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致猝死,遗传因素相关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猝死风险更高。
一、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心律不齐会打乱心脏正常的跳动节律,使得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例如,当出现频发早搏等心律不齐情况时,心脏每次泵出的血液量可能减少,长期如此会导致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像脑部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外周组织可能有肢体麻木、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血管弹性就有所下降,心律不齐引发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二、引发心力衰竭
严重且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心律不齐可能逐渐引发心力衰竭。比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而且心室率如果过快且不规则,会影响心脏的舒张和充盈,长期下去会使心肌发生重构,心脏扩大,收缩力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心律不齐更易促使心力衰竭的发生,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心律不齐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三、增加猝死风险
某些严重的心律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短时间内就会使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情况,若不及时抢救,会迅速导致猝死。有先天性长QT综合征等遗传因素相关心律不齐的人群,猝死风险更高,年轻人如果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这类恶性心律不齐,增加猝死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