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表现为身目发黄鲜明如橘子色、胁肋胀痛牵引肩背、口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不调,可伴低热或午后潮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儿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成人中长期饮酒及饮食不节者易患需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湿热内生风险。
一、身目发黄
湿热熏蒸肝胆,致使胆汁循行失常而外溢,从而引发身目发黄症状,其颜色鲜明如橘子色,这是肝胆湿热较为典型的外在表现之一,是由于湿热之邪阻滞肝胆,影响了胆汁的正常排泄途径,进而出现皮肤与巩膜发黄的情况。
二、胁肋胀痛
肝胆位于胁肋部位,当体内湿热蕴结于肝胆时,会影响肝胆气机的正常条达,导致胁肋部位出现胀满疼痛之感,并且这种疼痛可能会牵引至右侧肩背部,是因为湿热阻滞了肝胆经络的气血运行,使得经络不通而产生疼痛。
三、口苦口干
湿热内蕴于肝胆,胆气上溢则会出现口苦症状,同时,湿热之邪会消耗体内津液,导致津液不足,故而出现口干的表现,这是湿热影响肝胆功能以及津液代谢所导致的。
四、小便短赤
湿热之邪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使得膀胱对尿液的气化作用失常,从而出现小便量少、颜色深黄甚至发红的现象,是因为湿热之邪阻碍了水液代谢,使得尿液排泄异常。
五、大便不调
湿热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运化失常则会出现大便不调的情况,可表现为大便黏腻不爽或者大便稀溏等,这是由于湿热之邪干扰了脾胃对水谷的消化吸收与传输功能。
六、其他相关表现
还可能伴有发热,多为低热或午后潮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这是湿热之象的舌象表现;脉象弦数,弦脉主肝胆病,数脉主热证,提示肝胆有湿热且气血运行不畅。对于不同人群,儿童肝胆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成人中长期饮酒、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者易患肝胆湿热,此类人群需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湿热内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