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和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有早期热敷(温度40-50℃,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安全)和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儿童用药轻柔);全身治疗是炎症重有全身症状时根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用药前问过敏史;手术治疗包括形成脓肿时切开排脓(儿童操作精细)和炎症消退后合适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前评估全身情况)。
一、局部治疗
1.早期热敷:早期可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退,但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尤其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或儿童,更要谨慎把控温度和热敷时间,以确保安全舒适。
2.抗生素滴眼液:局部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通过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二、全身治疗
1.抗生素全身应用:当炎症较重、有全身症状时,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在用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是否有相关药物过敏情况,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选用。
三、手术治疗
1.切开排脓:若已形成脓肿,则需切开排脓。切开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口,避免损伤泪小管等结构。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更要精细,减少对眼部周围组织的影响,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急性泪囊炎炎症消退后,对于合适的患者可考虑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液引流通道,从根本上解决泪囊炎问题。但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眼部及全身情况,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