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被真菌感染引发的病变,病因包括外耳道环境潮湿、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致菌群平衡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表现有耳内发痒、闷胀感、听力减退,耳内镜可见真菌菌丝、痂皮等,靠耳内镜诊断,治疗先清除真菌痂皮再局部用抗真菌药,儿童需避免随意用耳内药物、洗澡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老年要关注基础病、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尽早就诊。
一、定义
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被真菌感染所引发的病变,属于外耳道常见疾病。
二、病因
1.外耳道环境潮湿:长期游泳、洗澡后外耳道未充分擦干,致使局部环境潮湿,为真菌滋生提供温床,如夏季高温多汗时,外耳道潮湿更易发病;2.长期应用抗生素滴耳液:此类药物会破坏外耳道正常菌群平衡,使得真菌得以大量繁殖,比如因中耳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滴耳液的患者;3.机体抵抗力下降: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对外界真菌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遭受真菌侵袭,像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抵抗力相对较低,易患外耳道真菌病。
三、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耳内发痒症状,常不自觉搔抓耳部;还会有闷胀感,部分患者会出现听力减退情况;通过耳内镜检查可见外耳道内有真菌菌丝、痂皮等异常表现。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耳内镜检查,医生借助耳内镜观察外耳道内真菌的形态、分布等情况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首先需清除外耳道内的真菌痂皮等物质,之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外耳道黏膜较为娇嫩,要避免随意使用耳内药物,日常需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洗澡、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若出现耳内不适,应及时带至医院就诊,防止不当处理加重外耳道损伤;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需关注自身基础疾病状况,积极控制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抵抗力的疾病,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一旦发现耳内异常,应尽早就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