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现场初步处理是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紧捏双侧鼻翼按压止血并配合冷敷前额后颈,若出血未止需尽快就医,医生会用含麻黄碱或肾上腺素棉球填塞、烧灼法、鼻内镜等专业局部止血方法,儿童需安抚情绪并教导避免挖鼻等,老年人要关注血压且就医后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处理要谨慎就医需说明妊娠情况。
一、现场初步处理
1.体位调整: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向咽部引发呛咳,同时防止血液向后流入鼻腔后部加重出血。
2.按压止血:用手指紧捏双侧鼻翼,持续按压10~15分钟,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减少出血,期间可配合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利用低温促使血管收缩以辅助止血。
二、进一步处理及就医建议
1.出血未止需就医:若经上述初步处理后鼻出血仍未停止,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采用专业局部止血方法,如使用含有麻黄碱或肾上腺素的棉球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利用药物收缩血管作用减少出血;也可能采用烧灼法(如化学烧灼、激光烧灼等)破坏出血部位的血管组织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出血较严重或出血点不易找到的情况,可借助鼻内镜进行精准止血,清晰观察鼻腔内部情况并针对性处理出血点。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出血多与鼻黏膜娇嫩、挖鼻等不良习惯有关,除按上述步骤处理外,需特别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因紧张哭闹导致出血加剧,同时要教导儿童避免随意挖鼻等易引发鼻出血的行为。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相关,在现场处理时除规范按压止血外,需密切关注其血压情况,若伴有血压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就医后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预防再次出血。
孕妇:孕妇鼻出血处理时要格外谨慎,避免过度刺激鼻腔,就医时需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医生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止血方法,既保障止血效果又尽量减少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