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瘙痒,其发生机制与高血糖致皮肤干燥、神经病变致异常放电、免疫功能异常致炎症反应、皮肤感染致炎症刺激有关,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护理,出现皮肤瘙痒经简单护理无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
高血糖影响
高血糖状态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使皮肤组织处于高渗环境,导致皮肤水分丢失增加,引起皮肤干燥,而干燥的皮肤容易发生瘙痒。例如,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皮肤的水分含量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皮肤干燥程度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
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神经对皮肤感觉的传导和调节。受损的神经可能会出现异常放电,导致皮肤瘙痒的感觉。长期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皮肤瘙痒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改变。
免疫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机体的免疫防御和调节功能失调,容易引发皮肤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瘙痒。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一些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如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炎症因子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
皮肤感染
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如皮肤真菌感染(体癣、股癣等)、细菌感染等,感染部位的炎症刺激会引起皮肤瘙痒。例如,皮肤念珠菌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红斑、瘙痒等症状。
对于糖尿病引起皮肤瘙痒的人群,不同年龄段、性别的患者都需要注意:年轻患者要规律监测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皮肤以防感染;老年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要注意选择温和的护肤品,洗澡频率不宜过高,水温不宜过烫;女性患者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等隐私部位的清洁卫生,男性患者也要关注皮肤各部位情况,一旦出现皮肤瘙痒且经简单护理无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相关情况及皮肤病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