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慢性炎症且一般不能自己痊愈,其成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采取基础治疗或手术等措施,患者要加强口腔卫生维护并控制基础疾病来促进恢复。
牙周炎的主要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出现生理性退变,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情况更容易发生,使得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更易患上牙周炎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比如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的老化,一旦感染细菌引发牙周炎,比年轻人更难自行恢复。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患牙周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男性可能更倾向于吸烟、口腔卫生维护相对不够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牙周炎发生及加重的风险,进而影响牙周炎的恢复情况。
生活方式: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白细胞的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不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使得牙周炎难以自行痊愈。另外,口腔卫生状况差,长期不刷牙、不使用牙线等,会导致牙菌斑大量堆积,持续刺激牙周组织,加重牙周炎病情,阻碍其自愈。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能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受损,不利于牙周组织对细菌感染的防御和修复,会使牙周炎更难自行康复。
牙周炎的正确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有牙周炎的相关症状,如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炎症;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等治疗。同时,患者自身要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并且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以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而不能寄希望于牙周炎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