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孩扁桃体肥大有多种应对方式。轻度且无症状的可观察等待;细菌感染炎症时用抗生素治疗;出现严重呼吸道梗阻、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等情况需手术治疗;还需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清淡饮食、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度用嗓;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的小孩治疗需更谨慎。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如果小孩扁桃体肥大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反复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但需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常见的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药物的选择要严格遵循临床医生的判断,且要注意小孩是否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等情况。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小孩扁桃体肥大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部发育(如腺样体面容);或者扁桃体肥大反复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达7-8次及以上;或者扁桃体肥大引起吞咽困难、发音异常等情况时,医生会考虑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等。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小孩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对扁桃体产生刺激,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利于病情恢复。
口腔卫生:督促小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减少对扁桃体的不良影响。
避免过度用嗓:让小孩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或过度用嗓,尤其是在扁桃体炎症发作期间,以免加重扁桃体的负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于扁桃体肥大的治疗需更加谨慎。在观察等待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幼儿的药物。
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在手术治疗时要评估手术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