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是中医病理状态因久咳耗伤、平素体弱、脾虚及肺致肺气虚弱功能减退,有呼吸系统咳嗽无力气短、全身声低懒言自汗畏风等表现,现代医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部分表现类似,儿童需防反复感染、长期吸烟人群要戒烟避污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遵医嘱调理。
一、肺气虚的定义
肺气虚是中医范畴的一种病理状态,指肺气虚弱,导致肺的功能活动减退,出现一系列功能不足的表现。
二、中医病因病机
1.久咳耗伤肺气:长期咳嗽不止,会使肺气不断损耗,进而引发肺气虚。例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且咳嗽迁延不愈的患者,易出现肺气虚状况。
2.平素体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营养不良等,致使肺气生成匮乏,引发肺气虚。
3.脾虚及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上输滋养肺脏,长期可导致肺气虚。比如平素脾胃功能较差、消化吸收不良的人群,易出现肺气虚。
三、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咳嗽无力,且咳嗽声低,气短而喘,活动后气喘症状往往加重。例如轻度活动后就感觉呼吸急促、气喘明显。
2.全身表现:声低懒言,自汗畏风,容易感冒。平时稍受风寒就易出现感冒症状,且出汗较多,尤其在活动后或正常气温下出汗比常人明显增多。
四、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现代医学虽无肺气虚的直接对应病名,但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肺气肿等,其临床部分表现与肺气虚类似。这类疾病患者常存在肺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等情况,与肺气虚导致的肺功能减弱、卫外不固有一定关联。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若反复感冒,易耗伤肺气出现肺气虚表现。需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适当运动(如温和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长期吸烟人群:吸烟会损伤肺气,这类人群要尽量戒烟,同时注意避免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减少对肺气的进一步损伤。
3.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疾病稳定期可从中医调理角度兼顾肺气虚的情况,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来辅助改善肺功能,比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