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后能否种植牙首要取决于牙槽骨量,牙周病引起的需先系统牙周治疗控炎再评估,外伤等致的要除诱因,有牙龈软组织量不足可考虑软组织移植,年轻人排查纠正病因,老年人先控全身病,种植后需重视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一、牙龈萎缩程度与牙槽骨条件的评估
牙龈萎缩后能否种植牙首要取决于牙槽骨的量。若牙龈萎缩较轻,牙槽骨高度和宽度仍能满足种植牙对骨量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牙槽骨高度≥10mm,宽度≥5mm),通常可以考虑种植牙。此时需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BCT)精准评估牙槽骨状况。若牙龈萎缩严重导致牙槽骨吸收显著,骨量不足,则需进一步处理。
二、牙龈萎缩的病因控制与前期处理
1.牙周病相关牙龈萎缩:若牙龈萎缩由牙周病引起,需先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洁治、刮治以控制牙周炎症,阻止牙槽骨进一步吸收。待牙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评估能否种植牙。若牙周炎未控制就进行种植,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影响种植成功率。
2.其他原因牙龈萎缩的处理:对于因外伤、不良修复体等导致的牙龈萎缩,需去除诱因,如更换合适修复体等,待局部条件稳定后再评估种植可行性。
三、牙龈软组织的改善措施
若牙龈萎缩同时伴有牙龈软组织量不足,可考虑进行软组织移植手术,如游离龈移植术等,增加牙龈组织量,为种植牙创造更有利的软组织条件,提升种植体周围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年轻人:牙龈萎缩若由不良口腔习惯(如刷牙方法不当、使用过硬牙刷等)或遗传性牙龈萎缩等引起,需排查病因并纠正不良习惯,若牙槽骨条件允许,可在控制病因后评估种植;若存在全身遗传性疾病相关牙龈萎缩,需综合全身情况谨慎决策。
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多与牙周病、生理性退变等有关,常伴有全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需先控制全身疾病,确保病情稳定后再评估种植,同时注意老年人口腔卫生维护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五、种植后的维护要点
种植牙后仍需重视口腔卫生维护,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定期复查,监测牙龈状况及种植体周围健康,以延长种植牙的使用寿命,避免因牙龈萎缩复发等问题影响种植体的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