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是由细菌感染、物理刺激等引发的牙髓组织急性炎症性疾病具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等表现可依症状及临床检查诊断应急先开髓引流后续行根管治疗儿童患时需及时就诊并考量配合度孕妇患时要谨慎选时机方法优先用对胎儿影响小手段。
一、定义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由细菌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引发,致使牙髓腔内压力急剧变化,产生剧烈疼痛等症状,是口腔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二、病因
1.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常见变形链球菌等细菌经龋齿、牙隐裂、牙外伤等造成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处侵入牙髓,引发牙髓急性炎症反应,例如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逐步向牙髓侵袭。
2.物理因素:过冷或过热的温度刺激、创伤等可诱发急性牙髓炎,如咀嚼硬物导致牙外伤,进而影响牙髓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疼痛特点: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患者常因疼痛难以入睡;温度刺激可加剧疼痛,如冷、热刺激能引发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2.其他表现:患牙多存在明显龋洞、牙体缺损等病灶,牙髓活力测试呈敏感表现,局部牙龈可能有轻度红肿。
四、诊断
1.症状评估:依据患者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等典型临床表现。
2.临床检查:检查患牙有无牙体硬组织缺损、牙外伤等情况,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如冷诊、热诊等)辅助判断牙髓状态,急性牙髓炎患牙牙髓活力测试多呈敏感表现。
五、治疗原则
1.应急处理:首先缓解疼痛,采用开髓引流方法,打开牙髓腔以降低髓腔压力,迅速缓解疼痛。
2.后续治疗:应急处理后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牙髓组织,开展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彻底消除感染,防止炎症复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髓组织疏松、血管丰富,感染易扩散,发生急性牙髓炎时需及时就诊,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致根尖周炎症等并发症,且儿童治疗时要考量其配合度,尽量采用温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2.孕妇:孕妇患急性牙髓炎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时机与方法,优先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手段,疼痛急性发作期先应急处理缓解疼痛,后在合适妊娠阶段行根管治疗等后续治疗,需充分与患者沟通妊娠情况对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