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和远视不完全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远视是屈光不正,因眼球前后径过短等致平行光线聚焦视网膜后,不同程度远视症状不同,矫正用框架或隐形眼镜等;老花眼是年龄增长致调节功能减退的生理性现象,表现为近视力下降,靠戴老花镜矫正,也可通过视觉训练缓解,二者都可致近视力问题但矫正处理有别。
一、定义及原理
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主要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者角膜、晶状体的屈光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远视患者看远处物体时可能相对清晰,但看近处物体时,需要更多的调节才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不过儿童的远视有一定生理性,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所变化。
老花眼: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性调节功能减退的现象。人在年轻时晶状体弹性较好,调节能力强,能看清近处物体。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也逐渐减退,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近视力逐渐下降,需要将阅读物放远才能看清的情况,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
二、症状表现差异
远视:不同程度的远视症状有所不同。轻度远视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高度远视患者除了看近模糊外,看远也可能不清楚,还可能伴有视疲劳、眼球酸痛等症状,儿童高度远视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
老花眼:主要表现为近视力下降,患者通常会感觉看近处小字困难,需要将目标移远才能看清,比如阅读时需要把书拿远一些才能辨认文字,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老花眼的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
三、矫正方式区别
远视:矫正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等。对于儿童的病理性远视,可能需要早期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以促进视觉正常发育;成人远视根据度数和症状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老花眼:主要通过佩戴老花镜来矫正,老花镜是凸透镜,通过增加屈光力来帮助眼睛聚焦近处物体。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视觉训练等非手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花眼带来的视近困难,但效果相对有限。
总之,老花眼和远视有本质区别,老花眼是年龄相关的调节功能减退,而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但二者都可能导致近视力问题,在矫正和处理上也有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