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诱因下血压突然显著升高且伴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表现,发病机制是血压急剧升高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病理变化致靶器官灌注异常,相关因素有年龄(老年人更易)、性别无显著差异、不良生活方式及高血压基础病控制不佳易诱发,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等多种靶器官损害,需立即启动降压治疗快速降压并密切监测靶器官功能变化。
一、定义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显著升高(一般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等。
二、发病机制
血压急剧升高时,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交感神经兴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靶器官灌注异常,进而出现功能不全表现。
三、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因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等因素,更易出现血压急骤升高及靶器官损害。
性别: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男女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
生活方式: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高血压急症发生风险,如高盐饮食致钠水潴留,加重血压升高。
病史:有高血压基础病且血压控制不佳者,在应激、停药等诱因下易诱发高血压急症,如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四、临床表现与靶器官损害
1.高血压脑病: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甚至抽搐、昏迷。
2.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出现偏瘫、意识障碍、剧烈头痛等。
3.急性心肌梗死:有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表现。
4.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5.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等。
6.主动脉夹层:突发剧烈胸痛,呈撕裂样,可放射至背部等。
五、紧急处理要点
高血压急症属于医疗紧急情况,需立即启动降压治疗以迅速降低血压,防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疗指导,重点是通过静脉给药等方式快速降压,同时密切监测靶器官功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