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常见小血管炎,临床具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炎或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表现,诊断依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一般(避过敏原、休息等)和药物(用糖皮质激素、ACEI/ARB类药等),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可致紫癜性肾炎需长期监测,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等,成人需注意休息遵医嘱等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小血管炎,主要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炎症反应,临床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血尿和蛋白尿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二、临床表现
1.腹痛:多为突发脐周或下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如黑便等,腹痛程度不一,与皮肤紫癜可同时出现或先于紫癜发生。
2.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蛋白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反映肾脏受累,提示可能发展为紫癜性肾炎。
三、诊断
1.临床表现:具备典型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症状及蛋白尿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检查可能出现肌酐升高等异常,血常规提示血小板正常,凝血功能一般无异常。
四、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休息,腹痛明显时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减轻血管炎症,缓解腹痛等症状,对蛋白尿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
保护肾功能药物:对于蛋白尿患者,可使用ACEI/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用。
五、预后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预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紫癜性肾炎,影响肾功能,需长期随访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管理,远离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花粉等,家长需加强护理,关注患儿腹痛及尿液变化情况。
成人患者:同样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复诊,监测肾功能,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维持身体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