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是鼻部因长期受炎症等因素刺激致黏膜水肿增生致鼻腔通气受限的病理性改变,病因有炎症、环境、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诊断靠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分类分慢性单纯性和肥厚性,儿童与成人及特殊病史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因长期受到炎症刺激等因素影响,出现黏膜水肿、增生,导致鼻腔通气功能受限的一种鼻部病理性改变。
二、病因
1.炎症因素: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炎症长期刺激,可引发鼻甲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肥大;变应性鼻炎患者因过敏原刺激,也易出现鼻甲肥大情况。
2.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化学性刺激性气体等,可对鼻甲黏膜产生持续刺激,促使其发生病理性改变。
3.其他因素: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也可能间接影响鼻甲黏膜状态,增加鼻甲肥大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程度可因鼻甲肥大程度而异,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呼吸,导致患者用口呼吸。
2.流涕:可伴有流涕症状,鼻涕可为黏液性或脓性。
3.嗅觉减退:由于鼻腔通气及嗅区黏膜受影响,患者常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
4.头痛、头昏:肥大的鼻甲压迫邻近结构,可能引发头痛、头昏等不适症状。
四、诊断方法
1.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直接观察鼻甲形态、大小及黏膜情况,是诊断鼻甲肥大的常用方法。
2.影像学检查:如鼻部CT等,可更清晰显示鼻甲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辅助明确鼻甲肥大的程度及范围。
五、分类
1.慢性单纯性鼻甲肥大:鼻甲黏膜充血、肿胀,表面光滑,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较好。
2.慢性肥厚性鼻甲肥大:鼻甲黏膜增生、肥厚,甚至呈桑葚样改变,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较差。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甲肥大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相关,需注意观察儿童鼻塞对呼吸、睡眠的影响,若影响明显需及时就医评估,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通气。
成人:成人鼻甲肥大多与长期鼻部炎症、不良环境接触等有关,需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积极治疗基础鼻部疾病。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者,需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有内分泌疾病病史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鼻甲肥大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