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口腔恶性肿瘤总称,由多种致癌因素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基因突变等形成,不具传染性,长期吸烟饮酒、有HPV感染史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口腔健康监测,儿童口腔癌罕见但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一、口腔癌的本质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等,其主要是由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如长期吸烟、酗酒、口腔卫生不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殖且失去正常调控而形成的。
二、不具传染性的原因
1.病因角度
虽然部分口腔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但HPV感染导致口腔癌是病毒引发细胞基因改变的过程,并非像传染病那样通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病原体本身。例如,HPV感染人体后,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这是一个细胞内基因水平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像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从一个个体直接传播到另一个个体导致疾病。
其他常见的口腔癌诱因,如长期接触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质,过度饮酒造成的局部刺激、口腔内长期的机械刺激(如残根、残冠的锐利边缘长期摩擦口腔黏膜)等,都不具有传染性,这些因素是个体自身暴露于致癌环境中的情况,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事项
1.吸烟饮酒人群
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由于这两类因素是口腔癌的高危诱因,这类人群应更加注重口腔健康的监测。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并没有本质的性别差异,但男性通常吸烟饮酒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男性更要警惕。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口腔黏膜的异常变化,如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
2.HPV感染相关人群
对于有HPV感染史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因为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癌等疾病相关,而部分高危型HPV也与口腔癌有关),要密切关注口腔黏膜情况。性生活混乱等因素可能增加HPV感染风险,这类人群除了常规口腔检查外,还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HPV相关检测的同时,留意口腔内是否有异常的肿物、溃疡等情况。
儿童群体一般较少患口腔癌,但如果有特殊的口腔发育异常等情况,也要关注口腔健康,不过儿童口腔癌非常罕见,主要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不良的口腔刺激因素,如不要让儿童长期含着奶瓶睡觉等可能导致口腔局部环境改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