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怎么治疗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和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消除诱因有控制基础疾病、停用相关药物;局部用药可选唑类、咪康唑、制霉菌素制剂;全身用药适用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等情况,用氟康唑单次顿服;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以局部用药为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老年女性可适当补充雌激素增加局部抵抗力。
一、消除诱因
控制基础疾病:若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例如,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使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
停用相关药物: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可能诱发该病,应根据患者情况停用或调整相关药物。比如,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需密切监测阴道菌群变化。
二、局部用药
唑类抗真菌药物:可选用克霉唑制剂,每晚1粒(15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日1粒(150mg),连用3日。也可选用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或每日1粒(120mg),连用7日。还可选用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局部用药主要是通过药物在阴道局部发挥抗真菌作用,抑制假丝酵母菌生长。
三、全身用药
适用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氟康唑,口服,150mg单次顿服。氟康唑通过口服吸收后分布至全身,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以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局部可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等,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疗程。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反复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治疗该病的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合理调整降糖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的使用等,保持血糖稳定对于减少该病的复发至关重要。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治疗时,除了使用抗真菌药物外,可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局部抵抗力,但需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相关禁忌证,如是否存在雌激素应用的禁忌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