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的治疗
鼻骨骨折需进行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及术后护理康复。闭合性骨折伤后10-14天肿胀部分消退可闭合复位,儿童复位要轻柔;开放性骨折先清创再复位并防感染。复位后用鼻夹板等外固定1-2周,儿童注意固定松紧。药物对症处理,儿童慎用不适合药物。术后护理保持鼻部清洁防撞击,儿童需家长看护,康复逐渐增加活动量,定期复诊,关注儿童心理。
一、鼻骨骨折的复位治疗
鼻骨骨折的复位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闭合性鼻骨骨折,若骨折发生在伤后10-14天内(此时鼻部肿胀已消退或部分消退),可进行闭合复位。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器械,如鼻骨复位钳等,将移位的鼻骨恢复到正常位置。在儿童中,由于其鼻部骨骼相对柔软,复位操作需更加轻柔准确,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对于开放性鼻骨骨折,需要先进行清创处理,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等,然后再考虑骨折的复位等后续处理,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
二、鼻骨骨折的固定治疗
复位后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一般可采用外固定的方式,如用鼻夹板等进行固定,以维持复位后的鼻骨位置,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时间通常根据骨折的情况而定,一般为1-2周左右。但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生长发育较快,固定时要密切观察,避免因固定过紧影响鼻部的正常发育。
三、鼻骨骨折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例如,若患者有疼痛症状,可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和可能存在的禁忌等。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可能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在儿童中,使用药物时更要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对症处理方法,如物理降温等(若有相关症状时),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四、鼻骨骨折的术后护理与康复
复位固定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护理与康复。在护理方面,要保持鼻部清洁,避免外力再次撞击鼻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儿童触碰鼻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一般在骨折复位固定后1-2周可进行简单的活动,但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要定期进行复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鼻部的外形等恢复情况。对于儿童,家长要关注儿童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因为儿童可能会因为鼻部外观的变化等产生心理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