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是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多因胚胎期发育障碍等多因素致瓣叶结构异常致瓣口狭窄,病理上右心室因射血受阻压力升高、肥厚并影响血流动力学,轻狭多无症状,中重度有呼吸困难等表现,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治疗有介入和手术,儿童、孕期、老年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瓣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使右心室向肺动脉射血受阻。
二、病因
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胚胎时期肺动脉瓣发育障碍,导致瓣叶增厚、粘连等结构异常,进而引起瓣口狭窄,该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环境等多因素相关,如孕期感染、接触致畸物质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三、病理生理变化
右心室射血时需克服狭窄的肺动脉瓣阻力,长期可致右心室压力升高,引起右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影响右心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影响整个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严重时可导致右心衰竭等并发症。
四、临床表现
1.轻度狭窄: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2.中重度狭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下降,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儿童患者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体型瘦小等。
五、诊断方法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肺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肺动脉瓣的形态、瓣口狭窄程度等,通过测量跨瓣压差等指标评估狭窄严重程度。
2.心电图:可能出现右心室肥厚等改变。
3.胸部X线:可显示右心室增大等征象。
六、治疗方式
1.介入治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采用球囊扩张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肺动脉瓣,改善瓣口狭窄情况。
2.手术治疗:若介入治疗不适用或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肺动脉瓣成形术或置换术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心脏功能,因为肺动脉瓣狭窄可能影响儿童的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营养供应和发育,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治疗。
2.孕期女性:患有肺动脉瓣狭窄的孕期女性需进行心脏评估,监测孕期心脏功能变化,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可能影响病情,需在产科和心内科的共同监测下进行孕期管理。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时,要注意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且要关注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