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症状表现早期有眼痒、异物感等,晚期有并发症;临床检查可通过裂隙灯和实验室检查;需与慢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鉴别,不同人群患病因素不同。
一、症状表现方面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在症状表现上,早期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痒、有异物感、流泪、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分泌物通常是粘性或粘液脓性。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结膜充血、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等。晚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比如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睑球粘连、慢性泪囊炎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眼部不适表现出频繁揉眼等行为;有长期不良用眼习惯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相对更易感染沙眼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临床检查方面
1.裂隙灯检查:通过裂隙灯可以详细观察结膜、角膜的情况。能清晰看到结膜是否有充血、乳头和滤泡的形态及分布等。例如,沙眼的滤泡多位于上睑结膜和上穹窿结膜,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色黄而微隆起,周围有充血的血管环绕。
2.实验室检查:可以采取结膜刮片等标本进行衣原体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细胞学检查、衣原体培养、核酸检测等。细胞学检查可见有沙眼包涵体;衣原体培养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能明确是否有沙眼衣原体感染;核酸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核酸来确定是否感染,这些实验室检查对于明确诊断沙眼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在沙眼的检查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如果处于孕期等特殊时期,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需告知医生自身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有既往沙眼病史或接触过沙眼患者的人群在检查时需重点关注相关指标。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面
1.慢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也可有眼部不适、分泌物增多等表现,但慢性结膜炎的乳头多为弥散性,滤泡少见,而且一般无沙眼特有的结膜血管变化及瘢痕形成等。通过裂隙灯检查和病史等综合判断可以区分,慢性结膜炎多由局部刺激、过敏等因素引起,而沙眼是由特定衣原体感染导致。
2.春季结膜炎:春季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奇痒,季节性强,多发生于青少年,睑结膜型春季结膜炎可见巨大乳头呈铺路石样排列,但没有沙眼的滤泡、瘢痕等表现,角膜缘型可见角膜缘胶样结节,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接触不同致病因素可能导致不同疾病,比如长期在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更易患慢性结膜炎,而接触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则易患沙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