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斜视有非手术和手术矫正方法。非手术包括佩戴因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的合适眼镜,以及视能训练增强双眼协调和视功能;手术通过调整眼外肌矫正偏斜,非手术无效、程度明显等可考虑,儿童6-12岁、成年影响外观或视功能可手术,术后要注意卫生、复查、视功能训练,儿童防碰撞、关注心理。
一、非手术矫正方法
佩戴眼镜
对于因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可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例如,当存在远视时,佩戴凸透镜可以帮助调节眼球的屈光状态,从而改善斜视。研究表明,一定比例的调节性内斜视患儿通过规范佩戴眼镜后,斜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斜视程度相对较轻且由屈光不正主导因素引起斜视的患者,尤其是儿童群体,因为儿童的屈光状态还在发育变化中,及时佩戴合适眼镜有助于屈光发育和斜视矫正。
视能训练
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视觉训练仪器或方法,增强双眼的协调能力和视功能。比如使用融合训练设备,让患者进行融合视、立体视等方面的训练,逐步提高双眼的配合度。有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对一些间歇性斜视有一定的矫正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斜视患者,尤其是轻度斜视或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儿童来说,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视能训练效果可能更佳,因为儿童的视觉可塑性较强。
二、手术矫正方法
手术原理
斜视手术主要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或附着点的位置,来矫正眼球的偏斜。例如,对于共同性斜视,根据斜视的方向和程度,切断、缩短或后徙相应的眼外肌。手术的目的是使眼球的运动恢复平衡,从而纠正斜视。
手术适应证
一般来说,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斜视、斜视程度较明显(如恒定性斜视)等情况可考虑手术矫正。对于儿童患者,如果斜视影响了双眼视觉发育,通常建议尽早手术,一般在6-12岁左右进行手术较为合适,因为此时儿童的视觉系统仍有一定的可塑性,但要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评估决定。成年患者如果斜视影响外观或双眼视功能,也可以考虑手术矫正。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眼部恢复情况。同时,术后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视功能训练来巩固手术效果。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避免患儿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碰撞,影响手术效果。并且要关注患儿术后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斜视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外观方面,家长需要帮助患儿正确面对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