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有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黑影遮挡且扩大、闪光感等症状表现;通过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形态,眼部B超可辅助判断,角膜混浊等情况时用其检查;高度近视、有眼部外伤史、患某些眼部疾病人群是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避免诱因等。
一、症状表现方面
视网膜脱落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首先是视力突然下降,这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尤其是部分视网膜脱落的患者,可能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遮挡,而且黑影会逐渐扩大。对于一些高度近视的人群、有眼部外伤史的人群等,更要警惕视力突然变化。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闪光感,这是因为视网膜受到牵拉,刺激了视网膜的神经细胞,从而产生闪光的感觉,这种闪光感可能会频繁出现。
二、眼部检查方面
1.眼底检查:这是判断视网膜是否脱落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直接眼底镜或者间接眼底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膜的形态。正常的视网膜是平整地附着在眼球壁上的,如果视网膜出现脱离,就会看到视网膜有隆起、皱褶等异常形态。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更耐心地进行检查,并且要考虑到儿童眼部发育的特点,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容易并发视网膜病变,进而可能发展为视网膜脱落。
2.眼部B超检查:当眼底情况因为屈光间质混浊等原因无法直接观察时,可以通过眼部B超来辅助判断。眼部B超能够发现视网膜脱离的回声带等特征性表现。例如,在一些角膜混浊、白内障严重的患者中,眼部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视网膜是否存在脱离以及脱离的范围等情况。
三、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
1.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较长,视网膜相对比较薄,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这类人群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的异常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到撞击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视网膜脱落。
2.有眼部外伤史人群:眼部受到外伤后,视网膜可能会受到牵拉、撕裂等损伤,从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外伤后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和眼部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视力下降、闪光感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患有某些眼部疾病人群:如葡萄膜炎、视网膜变性等疾病的患者,视网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监测视网膜的状态。例如,葡萄膜炎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用药,控制炎症,降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