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艾灸,其原理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温通经络等作用来缓解症状,艾灸选腰部肾俞等及下肢环跳等穴位,方法有温和灸等,注意皮肤破损等不宜灸、孕妇特定部位不宜灸等,艾灸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
一、艾灸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相应穴位,可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与经络不通、寒湿凝滞、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艾灸能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和水肿,从而缓解疼痛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艾灸特定穴位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适有一定帮助,但需注意艾灸并非针对疾病的根本治疗,而是辅助缓解症状的方法。
二、艾灸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艾灸穴位选择
常用穴位有腰部的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以及下肢的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穴位。肾俞、大肠俞可调节腰部的气血和脏腑功能,腰阳关能温通腰部阳气;环跳、委中等穴位对下肢的经络气血有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2.艾灸方法及注意事项
艾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等。温和灸是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约3-5厘米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雀啄灸则是艾条点燃后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
注意事项方面,皮肤有破损、感染处不宜艾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灰掉落烫伤皮肤;艾灸后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应待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日常清洁等活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皮肤娇嫩,对温度感知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艾灸时需格外谨慎,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进行艾灸,若要尝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控制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造成烫伤等不良后果;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密切关注艾灸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对于有糖尿病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由于其神经感觉异常,艾灸时也需特别小心,防止因感觉不灵敏而被烫伤。
三、艾灸的辅助治疗地位
艾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属于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如牵引、按摩(需在合适的适应证下)、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综合选择治疗方案,艾灸可作为其中一种辅助缓解症状的方法,但要避免过度依赖艾灸而延误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