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如乳牙替换期属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干预但需保口腔清洁;病理性中牙周炎需牙周序列治疗,外伤轻度让患牙休息、明显则专业固定,咬合创伤需调磨过高牙尖等解除,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特殊人群里儿童乳牙滞留要及时拔、与全身病相关的要治全身病,老年人要重口腔卫生维护、控全身病、选合适修复方式,妊娠期女性要特注意口腔清洁、必要时轻柔牙周洁治。
一、生理性牙齿松动及处理
乳牙替换期出现的乳牙松动属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干预,待乳牙自然脱落即可,此阶段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乳牙过早脱落影响恒牙萌出。
二、病理性牙齿松动的常见病因及对应处理
(一)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
牙周炎是引发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因菌斑、牙石等长期刺激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支持组织减少。治疗需进行牙周序列治疗,首先通过龈上洁治去除龈上菌斑、牙石,再行龈下刮治清除龈下菌斑、牙石,控制牙周炎症,必要时可配合牙周手术,若牙齿松动严重无法保留则需拔除后修复。
(二)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
牙齿受外力撞击等外伤后出现松动,轻度松动可让患牙休息,避免用患牙咀嚼,观察松动情况变化;若松动明显需由专业医生进行牙齿固定,固定期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评估牙齿恢复情况。
(三)咬合创伤引起的牙齿松动
因咬合关系异常导致个别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出现松动,需由口腔科医生进行咬合检查,通过调磨过高的牙尖、调整咬合关系等方式解除咬合创伤,使牙齿恢复相对稳定状态。
(四)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
根尖周组织炎症可波及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齿松动,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消除根尖周炎症,炎症控制后牙齿松动多可改善。
三、特殊人群牙齿松动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乳牙松动按生理性处理原则,若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乳牙滞留),需及时就医拔除滞留乳牙,以免影响恒牙正常萌出及排列;儿童期牙齿松动若与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等相关,需同时治疗全身性疾病并加强口腔保健。
(二)老年人
老年人牙齿松动常与牙周炎、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相关,需注重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牙周治疗,控制全身疾病以延缓牙周组织进一步破坏;若牙齿松动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如种植牙、活动义齿等)恢复咀嚼功能。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牙齿松动多与妊娠期龈炎等相关,需特别注意口腔清洁,餐后及时漱口,早晚正确刷牙,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柔的牙周洁治等处理,避免炎症加重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