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心动过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影响,会使心脏长期高负荷、结构改变、功能受损影响全身供血;还会致全身器官灌注不足,如脑、肾等器官受影响,加重有基础疾病者病情;还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律失常恶化增脑卒中风险,不同性别风险差异不大,女性特殊时期及有基础心血管病史者受影响更甚。
一、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长期心动过速会使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增加心脏做功。从结构方面看,可能导致心室扩大等改变。在功能上,会影响心脏的射血分数等指标,降低心脏的泵血效率。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持续性心动过速患者相较于正常心率人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结构指标会发生异常改变,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不同年龄人群对此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心脏的正常发育;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储备相对较差,长期心动过速更容易引发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二、对全身器官灌注的影响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会导致全身各器官灌注不足。脑灌注不足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长期慢性的脑灌注不足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对于肾脏,灌注不足会影响其滤过功能,长期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肌酐升高等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长期心动过速带来的全身器官灌注不足问题会更加突出,例如本身有冠心病基础的患者,心脏灌注不足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增加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三、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因为心动过速状态下,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等因素可能加速血管内皮损伤,进而促进脂质沉积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同时,长期心动过速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进一步恶化,如从单纯的窦性心动过速发展为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而心房颤动又会进一步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导致脑卒中。不同性别在长期心动过速面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差异不大,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心脏对长期心动过速的耐受情况,相对更容易出现心脏功能的不良改变。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长期心动过速会使原有病情迅速恶化,如本身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长期心动过速会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导致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