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冷空气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引发的鼻黏膜炎症疾病,发病时鼻黏膜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致鼻黏膜炎症,症状包括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和变应原检测,治疗需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药物治疗,儿童要避免寒冷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且谨慎用药,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与药物相互作用,有过敏史人群加强防护,孕期女性用药遵医嘱。
一、定义
冷空气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冷空气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引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属于过敏性鼻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冷空气刺激触发异常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制
当鼻黏膜接触冷空气时,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进而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最终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一系列鼻部炎症症状。
三、症状表现
1.发作性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甚至数十个,多在晨起或接触冷空气后立即发作。
2.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内间断或持续流出大量清稀鼻涕。
3.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
4.鼻痒:多数患者鼻内发痒,部分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咽痒等。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是否在接触冷空气后出现上述鼻部症状,了解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及与冷空气接触的关系等。
2.变应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对冷空气等变应原的特异性IgE;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血液检测判断是否存在针对冷空气的特异性抗体。
五、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冷空气:日常可通过佩戴口罩、注意保暖等方式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如外出时选择合适的口罩遮挡口鼻,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缓解症状,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腔黏膜较敏感,更易受冷空气影响发病,应尽量避免让儿童在寒冷天气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做好鼻部防护,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防护等。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在治疗冷空气过敏性鼻炎时需关注基础疾病与所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同时注意保暖,减少冷空气接触频率。
其他特殊人群:有过敏史的人群需更加留意自身对冷空气的反应,加强防护;处于孕期的女性,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