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触压明显,儿童有特殊表现及长期不良习惯加重)、瘙痒(过敏体质更突出)、红肿(范围因病情而异,婴幼儿需谨慎护理)、皲裂(老人及干燥环境人群易出现)、结痂(影响代谢,糖尿病等人群需关注);全身症状一般少见,病情重炎症扩散时可能有低热等,儿童出现全身低热需密切观察
疼痛:鼻前庭处有疼痛感觉,尤其是在触压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鼻前庭的皮肤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当发生炎症时,炎症刺激会传导至神经引起疼痛。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躁动、经常用手触碰鼻部等行为来暗示不适;而成年患者则可明确表述疼痛的程度和位置。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频繁挖鼻等可能会加重局部损伤,从而使疼痛症状更明显。
瘙痒:患者常感觉鼻前庭部位瘙痒,忍不住想要搔抓。这是炎症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的感觉异常。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生鼻前庭炎时瘙痒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过敏因素可能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导致局部更易出现瘙痒等过敏相关症状。
红肿:鼻前庭皮肤可见红肿现象,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以及组织水肿引起的。红肿的范围可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炎症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轻微的泛红,重度炎症则红肿范围较广,甚至可蔓延至邻近区域。在婴幼儿中,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红肿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且需要更加谨慎护理,避免加重局部刺激。
皲裂:鼻前庭皮肤可能出现皲裂,表现为皮肤的裂口。这是因为炎症导致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在受到一些外力因素(如擤鼻等)时容易出现裂口。老年人由于皮肤本身相对干燥,发生鼻前庭炎时更容易出现皲裂情况;而处于特殊生活环境中(如干燥地区)的人群,也会增加鼻前庭皮肤皲裂的风险。
结痂:炎症刺激鼻前庭皮肤分泌增加,进而形成结痂。痂皮可覆盖在红肿的皮肤表面,影响局部皮肤的正常呼吸和代谢。如果患者不自觉地搔抓,可能会导致痂皮脱落、出血,加重病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鼻前庭炎时结痂情况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关注局部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防止感染加重。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鼻前庭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少见,但在病情较重、炎症扩散时可能会出现低热等全身表现。例如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时,可能会导致体温轻度升高。不过这种全身症状相对不典型,需要结合局部症状以及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来说,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弱,若鼻前庭炎出现全身低热等情况,更需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因为儿童对感染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一旦出现异常变化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