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有可能突然失明,视网膜动脉阻塞因视网膜动脉主干或分支阻塞致急性缺血,中老年有基础病者易患,表现为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因静脉回流受阻,中老年有相关病史者易患,表现为视力下降等;急性青光眼发作因房角突然关闭致眼压急剧升高,50岁以上女性及有家族史者易患,表现为眼痛、头痛等;眼部外伤因眼球结构损伤,高危职业人群易患,表现为视力下降等,出现眼睛突然失明应立即就医救治。
视网膜动脉阻塞
发病机制:视网膜动脉主干或分支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常见原因包括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子栓塞等。例如,来自心脏的栓子(如房颤患者心房壁上的附壁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堵塞视网膜动脉。
人群因素: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生,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损,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病变,这些都增加了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风险。
表现:患者会突然出现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可伴有视野缺损。
视网膜静脉阻塞
发病机制: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可由血管壁病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多种因素引起。比如,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压力改变可能导致静脉管壁损伤,进而引发静脉阻塞。
人群因素: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高血糖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高血脂也会影响血液流变学,这些都不利于视网膜静脉的血液回流。
表现:患者视力突然下降,可伴有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等表现。
急性青光眼发作
发病机制:房角突然关闭,导致眼内压急剧升高,压迫视神经和视网膜。多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停留等因素有关。例如,前房浅、房角窄的解剖结构是急性青光眼发作的基础,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大,房角进一步关闭,引发眼压升高。
人群因素: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相对更易发病。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也较高。
表现:患者会突然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部检查可见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瞳孔散大等。
眼部外伤
发病机制: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刺伤等,导致眼球结构损伤,如视网膜破裂、晶状体脱位等,从而引起视力突然丧失。
人群因素: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从事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机械工人等)的人群风险更高。
表现:根据外伤的不同类型和程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痛、出血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如果出现眼睛突然失明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以最大程度挽救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