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会引起心脏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心悸(交感副交感平衡打破致心跳节律频率改变,多因不良生活方式等,各年龄段可发生)、胸痛(不典型、部位不固定、性质多样,不同性别均可发生,有基础者易诱发)、呼吸困难(影响呼吸神经调节致感觉空气不足等,焦虑等人群易出现,相关病史人群更易受影响)、心电图异常(部分患者有ST-T改变等,随植物神经功能调整可能恢复,不同年龄人群因不同情况易出现非特异性改变)。
一、心悸
植物神经紊乱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悸症状。有研究表明,约有相当比例(具体比例因研究而异,一般在一定范围内)的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会出现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等。例如一些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紊乱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相关的心悸表现,年龄方面并无严格的特定年龄段限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而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过度劳累、长期精神紧张等是重要诱因。
二、胸痛
植物神经紊乱可能会引起类似心绞痛的胸痛症状,但与真正的冠心病心绞痛有所不同。其胸痛的特点往往不典型,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闷痛、刺痛等。从机制上来说,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影响了心脏的神经支配,导致感觉异常而出现胸痛。在不同性别中均可发生,有植物神经紊乱的女性可能因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更易出现胸痛相关表现;男性也可能因工作压力等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引发胸痛。有病史的人群如果本身存在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基础,在一些诱发因素下更易出现胸痛症状。
三、呼吸困难
植物神经紊乱可影响呼吸相关的神经调节,导致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自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有的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或呼吸浅快等。比如一些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的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会频繁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年龄较小的人群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等压力下也可能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相关的呼吸困难,而有心理疾病病史等情况的人群更易受影响。
四、心电图异常
部分植物神经紊乱患者会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如ST-T改变等,但这种改变与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心电图异常不同,其特点是随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整有可能恢复正常。例如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时,可能会发现患者在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出现心电图的一过性改变,而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得到改善后,这些心电图异常表现可能会消失。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等情况引发植物神经紊乱,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心电图非特异性改变;老年人群本身植物神经功能有一定退变基础,更易因各种因素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出现心电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