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牙菌斑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病变累及牙龈等组织可致支持组织破坏牙齿松动脱落,病因有局部牙菌斑等及全身糖尿病、吸烟、免疫低下,临床表现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诊断靠口腔检查结合牙周探诊和牙槽骨X线片,治疗分基础治疗洗牙龈下刮治、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维护治疗定期复查,预防包括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干预全身糖尿病等全身因素、重视儿童口腔卫生。
一、定义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病变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会逐步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最终可能致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二、病因
(一)局部因素
牙菌斑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此外,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炎的发展。
(二)全身因素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牙周致病菌侵袭而患牙周炎;吸烟会削弱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对牙周致病菌的抵御能力减弱,也更易罹患牙周炎。
三、临床表现
(一)牙龈炎症
牙龈呈现红肿状态,质地较为松软,刷牙或进食时易发生出血现象。
(二)牙周袋形成
牙龈与牙齿之间会形成病理性的深袋,即牙周袋,这是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牙槽骨吸收
通过牙槽骨X线片可观察到牙槽骨高度降低,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导致牙齿支持组织丧失的关键表现。
(四)牙齿松动移位
随着牙周炎病情的不断进展,牙齿会逐渐出现松动,并可能发生移位。
四、诊断
通过口腔检查来进行诊断,首先进行牙周探诊以明确牙周袋的深度,同时结合牙槽骨X线片评估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从而确诊牙周炎。
五、治疗原则
(一)基础治疗
采用洗牙、龈下刮治等方法,去除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是控制牙周炎病情的首要步骤。
(二)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牙周翻瓣术等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清除牙周深部的病变组织。
(三)维护治疗
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防止牙周炎病情复发。
六、预防
(一)口腔卫生习惯
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有效清除牙菌斑。
(二)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洁治,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洁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牙周问题。
(三)全身因素干预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建议戒烟,以此降低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儿童口腔卫生
儿童应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幼年时期就注重牙周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