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约40%-50%心肌梗死发生于此,供应左心室前壁等部位,年龄增长、有基础疾病等增加风险;右冠状动脉约25%-30%心肌梗死发生于此,供应右心室等部位,老年、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患心血管病等增加风险;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约15%-20%心肌梗死发生于此,供应左心室高侧壁等部位,年龄大、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有家族史等增加风险。
一、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域相关部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受累部位。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及二尖瓣前乳头肌等部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约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域。例如,通过对大量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病理分析发现,前降支病变导致心肌梗死的情况较为多见,这是因为前降支承担了较大范围心肌的血液供应,一旦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情况,极易引发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该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坏死。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前降支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升高,前降支受累导致心肌梗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前降支发生病变引发心肌梗死的概率远高于无此类基础疾病者。
二、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关部位
右冠状动脉约供应60%的人的右心室、左心室下壁(膈面)、室间隔后1/3及窦房结和房室结等部位。约25%-3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临床研究显示,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病变可导致其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对于不同性别而言,右冠状动脉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老化,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更易出现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梗死;有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右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进程会加快,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本身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右冠状动脉受累导致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升高。
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区域相关部位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应左心室高侧壁、膈面的一部分和左心房等部位。约15%-2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区域。通过对心肌梗死病例的分析可知,回旋支病变引发心肌梗死相对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较少见,但仍有一定比例。在性别方面,回旋支相关心肌梗死的发生在男女之间无明显性别倾向;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回旋支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进而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有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会影响血脂代谢等,促使回旋支发生粥样硬化,提高心肌梗死发病几率;有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等情况的人群,回旋支受累导致心肌梗死的风险也会相应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