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是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演变为的慢性炎症,病理分三型;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临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表现;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并鉴别其他疾病;治疗分非药物干预和手术,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要养成良好习惯、治邻近器官感染。
一、病因方面
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易患慢性扁桃体炎,这与该年龄段咽部淋巴组织发育活跃有关,性别差异在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上无明显突出特征。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扁桃体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难以有效抵御病原体。
病史关联: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的人群,若未得到彻底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扁桃体炎。此外,邻近器官的感染,如鼻窦炎、咽炎等蔓延至扁桃体,也可能引发慢性扁桃体炎。
二、临床表现方面
局部表现:患者常有咽痛,一般程度较轻,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症状。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及毒素吸收,还可引起全身反应,出现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检查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长期低热等全身并发症相关的表现。这是因为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扁桃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发了这些全身的免疫性疾病。
三、诊断方面
依据症状体征:根据患者的病史(如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典型的局部及全身症状,再结合检查所见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表现,如扁桃体慢性充血、瘢痕、隐窝口异常等,一般可作出诊断。
与其他疾病鉴别:需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肿瘤等疾病相鉴别。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常见于儿童,一般无明显症状;扁桃体肿瘤多有单侧扁桃体迅速增大、质硬等表现,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方面
治疗原则: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对于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尤其是已有并发症者,应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过度切除可能影响其局部免疫。对于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手术可能对其全身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在预防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感染性疾病,以减少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