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致菌群平衡破坏或免疫抵御力降低、耳部有慢性中耳炎或湿疹致黏膜屏障受损、糖尿病及艾滋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几率增加、外源性接触污染器械或患者可引入感染,儿童因耳部解剖结构不完善及免疫未成熟易感染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血糖,艾滋病患者需加强耳部日常监测防护且综合诊疗耳内念珠菌感染。
一、易感因素及相关情况
(一)长期药物使用影响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耳部原本的菌群平衡,使得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降低耳部抵御念珠菌等病原体的能力,从而增加耳内感染念珠菌的风险,尤其常见于有耳部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的患者。
(二)耳部基础疾病影响
存在慢性中耳炎时,耳部黏膜处于反复炎症损伤状态,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为念珠菌侵入和定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外耳道湿疹患者耳部皮肤有炎性改变,皮肤屏障破坏,也易遭受念珠菌感染,因为念珠菌可利用受损皮肤作为入侵和繁殖的场所。
(三)免疫力低下人群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机体处于高糖环境,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且免疫力相对低下,耳部感染念珠菌的几率增加;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包括念珠菌的抵御能力大幅下降,耳内感染念珠菌的风险显著升高,这类人群一旦发生耳内念珠菌感染,病情往往相对复杂且较难控制。
(四)外源性接触因素
使用被念珠菌污染的耳部检查器械、滴耳液等,可能直接将念珠菌引入耳内导致感染;接触患有念珠菌感染性疾病(如口腔念珠菌病等)的患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途径,念珠菌可扩散至耳部引发感染。
二、儿童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耳部解剖结构尚不完善,外耳道相对狭窄、短平,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低。若儿童有耳部进水、长期佩戴不卫生的耳部饰品等情况,更容易增加耳内感染念珠菌的风险。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耳部清洁干燥,避免儿童随意搔抓耳部,当儿童出现耳部不适、分泌物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避免自行滥用耳部药物,以防进一步破坏耳部微生态平衡而诱发念珠菌感染。
(二)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在稳定合理范围,因为高血糖环境是念珠菌滋生的有利条件,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耳内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几率;对于艾滋病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要加强耳部的日常监测和防护,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可能导致耳部黏膜损伤的行为,一旦发现耳内异常,需及时进行规范的诊疗,由于其免疫力极度低下,耳内念珠菌感染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全身和局部情况,且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