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手术存在多种常见后遗症,包括鼻腔粘连,因创面愈合异常致鼻黏膜粘连,影响通气等;鼻中隔穿孔,由手术操作不当引起,有鼻腔干燥、出血等表现;鼻梁塌陷,因过度切除软骨或骨组织致鼻梁失支撑;嗅觉减退或丧失,与嗅区黏膜或嗅神经受损相关;还有极罕见但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手术失误穿破颅底可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受影响各异。
一、鼻腔粘连
1.发生机制:手术创面愈合过程中,若局部炎症反应较重或上皮化过程受阻,可导致鼻腔黏膜之间发生粘连。常见于鼻中隔黏膜与鼻甲黏膜之间。
2.影响及表现:可引起鼻塞,严重时可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导致患者呼吸不畅。还可能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影响鼻黏液的排出等。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鼻腔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鼻腔粘连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而有鼻部感染病史的患者,因局部炎症基础存在,也更容易出现粘连情况。
二、鼻中隔穿孔
1.发生原因:手术中操作不当,如切除鼻中隔黏膜组织过多、电凝或激光等能量器械使用不恰当导致黏膜损伤过重等。
2.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鼻腔干燥、反复鼻出血等症状。穿孔较小者可能症状相对较轻,穿孔较大时,呼吸时可出现气流冲击感,还可能伴有鼻腔异味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鼻腔结构尚在发育中,鼻中隔穿孔可能对鼻腔功能和结构发育产生更明显的不良影响;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鼻出血风险可能更高,进而增加鼻中隔穿孔后出血加重的风险。
三、鼻梁塌陷
1.原因分析:如果手术中过度切除鼻中隔软骨或骨组织,可能影响鼻部的支撑结构,导致鼻梁失去支撑而出现塌陷。
2.表现及影响:外观上可见鼻梁变扁、塌陷,影响面部美观。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面部仍在生长发育阶段,鼻梁塌陷可能对其心理发育和外观自信产生较大影响;而成年患者可能更注重外观方面的影响。
四、嗅觉减退或丧失
1.发生关联:手术可能影响到嗅区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或者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嗅神经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嗅觉减退甚至丧失。
2.具体情况:部分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嗅觉暂时减退,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可能有所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会遗留永久性嗅觉障碍。对于有鼻部基础疾病如鼻窦炎等同时存在的患者,本身嗅觉功能可能已有一定损害,术后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年轻患者由于嗅觉功能相对更敏感,对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感受可能更为强烈。
五、颅内并发症(罕见但严重)
1.发生极罕见情况:手术中如果操作失误,穿破颅底,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如出现脑脊液鼻漏等情况,进一步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2.高危因素及表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复杂的鼻中隔偏曲手术中,有鼻部解剖结构变异等情况的患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都需要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