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鼻塞,有单侧或双侧且部分与体位相关;鼻出血,出血部位在偏曲凸面等,程度轻重不一;头痛,因压迫鼻甲致反射性头痛,部位多在颞部、额部等;还有邻近器官症状,如流涕因影响鼻窦开口通气引流,耳鸣、耳闷因压迫咽鼓管咽口致中耳通气障碍。
一、鼻塞
1.单侧或双侧鼻塞:鼻中隔偏曲部位若压迫同侧下鼻甲,可引起同侧鼻塞,且多呈持续性。例如,鼻中隔呈“C”形偏曲时,常引起同侧鼻塞;若为“S”形偏曲,则可能出现双侧鼻塞。这种鼻塞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能发生,青少年因鼻腔空间相对较小,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可能对其呼吸、睡眠等产生更明显影响,而成年人也会因鼻塞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如影响工作时的注意力等。
2.与体位相关的鼻塞:部分患者鼻塞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如向左侧卧位时,左侧鼻腔阻塞加重,转向右侧卧位时,右侧鼻腔阻塞加重。这是因为鼻中隔偏曲部位与下鼻甲的关系在不同体位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鼻腔通气。
二、鼻出血
1.出血部位及特点:偏曲的部位黏膜较薄,常受到气流、尘埃等刺激,易发生黏膜糜烂、溃疡,从而导致鼻出血。鼻出血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此处黏膜张力较大、且血供丰富。儿童鼻出血可能与鼻中隔偏曲导致局部黏膜易受损伤有关,而老年人鼻出血可能还与全身血管硬化等因素相关,但鼻中隔偏曲是其局部重要诱因之一。
2.出血程度差异:鼻出血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擤鼻时出现少量血丝,而严重者可能需要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三、头痛
1.头痛机制:偏曲的鼻中隔可压迫同侧鼻甲,引起同侧反射性头痛。这是因为鼻腔黏膜的神经与头部神经有一定的关联,当鼻中隔偏曲刺激到鼻甲黏膜时,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头部相应部位的疼痛。
2.头痛特点:疼痛部位多在同侧头部的颞部、额部等,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例如,鼻中隔偏曲导致中鼻甲受压时,可能引起同侧额部头痛;若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可能导致同侧颞部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对头痛的感受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头痛的部位和性质,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来推测是否存在头痛情况。
四、邻近器官症状
1.流涕:鼻中隔偏曲可影响鼻窦开口的通气引流,导致鼻窦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引起流涕症状。例如,若鼻中隔偏曲阻塞了筛窦开口,可导致筛窦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鼻窦发育尚未完善,鼻中隔偏曲引起的流涕等邻近器官症状可能对其呼吸道健康影响较大,需及时关注和处理。
2.耳鸣、耳闷: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可能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导致中耳通气引流障碍,出现耳鸣、耳闷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尤其是长期鼻中隔偏曲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更易出现耳部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