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是常见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有红、肿、热、痛等表现,儿童和成年人表现有别,可通过眼部检查诊断并与霰粒肿鉴别,非药物干预有局部热敷和保持眼部清洁,药物用抗生素眼药水等,形成脓肿成熟时手术,预防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患眼会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初起时眼睑局部会有红肿痛等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硬结,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形成黄色脓点。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初起时红肿范围较弥散,而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红肿相对局限。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由于眼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也易患麦粒肿,且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恢复情况可能因个体免疫力等不同而有差异;成年人患病后,若自身免疫力正常,经过恰当处理多可恢复,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等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麦粒肿可能更易反复发作,且感染扩散风险相对较高。
麦粒肿的诊断方法
眼部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眼睑局部情况,可发现红肿硬结等典型表现来初步诊断。对于不典型情况,可能会结合触诊等进一步明确硬结的性质等。
与其他疾病鉴别:需与霰粒肿等疾病鉴别,霰粒肿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一般无明显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而麦粒肿有明显的急性炎症症状。
麦粒肿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局部热敷: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每天3-4次,可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儿童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可由家长协助操作,确保安全。
保持眼部清洁:患者要注意眼部卫生,用清洁的毛巾或棉签等清洁眼睑周围,去除分泌物等,防止细菌滋生加重感染。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家长要帮助监督清洁。
麦粒肿的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当麦粒肿出现感染迹象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可抑制细菌感染。但儿童使用时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麦粒肿的手术治疗情况
手术时机:当麦粒肿形成脓肿,且脓肿成熟时,可考虑手术切开排脓。但对于儿童患者,手术要更加谨慎,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尽量减少对儿童眼部发育等的影响。
手术方式:外麦粒肿切口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切口在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手术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注意眼部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儿童,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和眼部卫生习惯。
避免过度用眼: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长时间用眼后要注意让眼睛休息,防止眼部疲劳引发眼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