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乏力疲倦、水肿等,儿童和老年患者表现有特点;实验室检查中脑钠肽等可辅助诊断,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合并心肌损伤;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测心脏结构功能,X线胸片可显示心脏及肺血管改变;心电图可出现多种异常但非特异性诊断指标,不同年龄人群相关检查表现有差异。
一、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时出现气促,休息后可缓解;端坐呼吸,表现为平卧时气短,需垫高枕头或端坐位才能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还可能有乏力、疲倦,这是由于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所致;以及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心力衰竭可能有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二、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当心室压力和容量负荷增加时,BNP分泌增多。NT-proBNP是BNP的前体物质,其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BNP<100pg/ml,NT-proBNP<300pg/ml时,不支持心力衰竭的诊断;而BNP>400pg/ml,NT-proBNP>1500pg/ml时,支持心力衰竭的诊断,在100-400pg/ml或300-1500pg/ml之间则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参考值有差异,例如儿童的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参考范围。
2.肌钙蛋白: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合并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情况,肌钙蛋白可能会升高。如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这对于判断心力衰竭是否合并心肌梗死等情况有重要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测定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LVEF≥50%,心力衰竭患者LVEF通常降低。还能观察心室壁的运动情况、心房心室的大小等。例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等提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的心脏超声表现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准确评估。
2.X线胸片:可显示心脏的大小、形态以及肺血管的改变。心力衰竭时可能出现心影增大,肺淤血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严重时可出现肺泡性肺水肿,表现为肺门呈蝴蝶状的大片阴影。
四、心电图检查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可能有多种异常表现,如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心房颤动等。还可能出现ST-T改变等心肌缺血的表现。但心电图异常并非心力衰竭的特异性诊断指标,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电图特点有差异,例如儿童的心电图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和特点,医生需要准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