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都要手术,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轻度症状阶段、急性感染期对症处理可保守治疗,而严重影响呼吸睡眠、反复感染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手术,最终由医生综合宝宝具体病情等多因素评估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一、保守治疗的适用情况
1.轻度症状阶段
对于年龄较小、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且症状不严重的宝宝,如仅有偶尔的鼻塞,不影响睡眠和呼吸,无明显打鼾等情况。因为宝宝的腺样体有一定的生理性增生过程,部分宝宝随着年龄增长(一般在6岁后会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可能会自行缓解。例如,一些3岁以内的宝宝,轻度腺样体肥大,通过加强护理,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有观察到腺样体逐渐缩小的情况。
当宝宝因过敏因素导致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时,若能有效控制过敏反应,也可能使腺样体肥大情况改善。比如宝宝因花粉过敏出现鼻塞等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过敏后,鼻塞等症状减轻,腺样体肥大可能也会有所好转。
2.急性感染期的对症处理
在宝宝腺样体肥大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如宝宝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清洗鼻腔,保持鼻腔通畅,缓解因鼻塞带来的不适。生理盐水鼻喷剂能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对于因感染导致的鼻腔炎症引起的腺样体相关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且生理盐水对宝宝刺激性小,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二、手术治疗的指征
1.严重影响呼吸睡眠
宝宝出现长期严重打鼾,甚至伴有呼吸暂停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研究表明,长期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宝宝夜间缺氧,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等,从而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例如,有研究显示,腺样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宝宝,其身高增长速度可能低于正常宝宝。当宝宝夜间频繁憋醒,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导致宝宝长期张口呼吸,进而引起面部发育异常,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等。这是因为长期张口呼吸改变了面部的发育环境,一旦出现这种面部改变,手术干预可能是改善面部发育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
2.反复感染且保守治疗无效
宝宝腺样体肥大导致反复发生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且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等)效果不佳时。例如,宝宝因腺样体肥大反复出现化脓性鼻窦炎,频繁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病情仍易复发,此时手术切除腺样体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腺样体是呼吸道的门户器官之一,其反复增生发炎会成为感染病灶,导致周围组织反复感染,而手术去除这个病灶后,相关并发症可能得到根治。
总之,宝宝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不能一概而论,要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宝宝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为宝宝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