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色念珠菌症状

来源:民福康

口腔白色念珠菌有局部症状表现,包括黏膜充血发红、白色斑点或斑块、疼痛不适;不同人群症状特点不同,婴幼儿有流涎增多、吃奶烦躁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可能伴味觉减退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严重且易反复发作;部分严重情况有全身症状,还会影响患者营养摄入。

黏膜充血发红:口腔内黏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发红现象,这是因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在婴幼儿中,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某一区域或广泛区域的轻度发红,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明显,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色泽状态。

白色斑点或斑块:最典型的症状是在口腔黏膜上形成白色的斑点或斑块,这些斑块不容易被擦掉,若强行擦拭,可能会导致黏膜出血。例如,新生儿可能在口腔颊黏膜、上颚等部位出现散在的白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小点可能融合成较大的斑块。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中,也可能出现局部的白色斑块,好发部位包括舌背、牙龈等区域。

疼痛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口腔局部疼痛,尤其是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食物)时,疼痛会加剧。婴幼儿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不安等表现,因为口腔内的疼痛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进食行为。这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刺激了口腔内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感。

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较为常见。除了上述局部黏膜充血、白色斑块及疼痛外,还可能出现流涎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口腔内的不适刺激了唾液腺分泌,导致唾液分泌量增加,且婴幼儿自身吞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表现为明显的流涎现象。同时,由于口腔疼痛,婴幼儿可能会在吃奶时表现出烦躁不安,不愿意正常吸吮。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内环境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唾液分泌减少等。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白色斑块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但黏膜充血可能较为持续。此外,老年人可能还会伴有味觉减退的情况,这与口腔内的炎症及感染状态有关。同时,老年人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易感性,且病情可能相对更难控制,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往往较为严重且反复发作。白色斑块可能范围广泛,疼痛明显,还可能出现病变向周围组织侵犯的情况,如累及咽部、喉部等,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这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使得机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极弱,感染容易扩散和加重。

伴随症状及相关影响

全身症状(部分严重情况):在极少数严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扩散至全身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但一般口腔局部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少见。不过,对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人群,仍需警惕全身播散性感染的可能。白色念珠菌感染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因为口腔疼痛导致进食困难,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长期进食不足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或机体的康复(老年人及免疫低下人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口腔白色念珠菌什么样?
赵晶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口腔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是一种真菌,它是卵圆形的芽生酵母样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口腔白色念珠菌,它的毒性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一般来说它能够比较强的黏附在口腔黏膜上皮上面,因此它能够造成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类型有很多,如果要治疗,我们正常是用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去涂擦或者是
口腔念珠菌病怎么治疗?
赵晶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口腔念珠菌病用以下药物治疗,比如伊曲康唑乳膏、氟康唑片、谷维素、维生素C、特比萘芬软膏等。该类病人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油炸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病情恢复有帮助,每天睡前要坚持刷牙。大多数病人经过采取上述治疗方案可以治愈,防止过度焦虑。如果在治疗期间表现出低烧、心悸、皮肤瘙痒等表现时
妇科白色念珠菌是什么病?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而造成的生殖器官疾病,是妇科多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局部用药:克霉唑栓或制霉菌素栓。要注意排除诱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都要用开水烫洗。如在二月份表现出症状或确诊为复发,就得要再次复查。
念珠菌感染是因为什么原因?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念珠菌感染造成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又叫做霉菌性阴道炎,造成霉菌感染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接触被霉菌污染的物品,如厕所的坐便器、毛巾、浴盆、底裤、性传播、或使用不洁卫生纸等,这些都可能造成感染。同时内环境发生改变,可造成菌群失调,如使用大量抗生素、或过度劳累、免疫力低下、妊娠期激素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病人
白色念珠菌是什么菌?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白色念珠菌是真菌,是一种内源性微生物,是机会致病菌。一般情况下,虽然有多种微生物存在,但是这些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不致病。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运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可以使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造成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为内源性传染。如
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能自愈吗?
赵晶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一般不能自愈,白色念珠菌感染多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导致的,还有可能是精神刺激导致的,但也不排除是过度劳累的原因,并且和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药物导致的菌群失调也有关系,正常是不能自愈的。可以去当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情轻重,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采取局部用药以及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
白色念珠菌能根治吗?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白色念珠菌又称霉菌,霉菌性阴道炎是女性多见疾病,只要遵医嘱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因此您不必太担心。霉菌性阴道炎容易复发,因此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用药固然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同样重要,建议您用药期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局部卫生,防止过度劳累,内裤开水消毒,暂时禁止性生活。
念珠菌感染是什么病啊?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念珠菌感染是一种真菌感染疾病。正常由月经前后、更年期或分娩后阴道酸度下降、霉菌和细菌之间的正常平衡被破坏时念珠菌数量迅速增加造成的。症状是灰白色奶酪样白带,伴随极度瘙痒。建议阴道局部外用苏打水冲洗后,如果伴随外阴瘙痒,伴侣也有症状,建议需要检查并治疗。如果孕妇感染了外用药物。
白色念珠菌感染是什么原因?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白色念珠菌可以经过皮肤、黏膜等侵入体内,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的部位有口腔、阴道以及肺部。感染后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或外用抗菌软膏来治疗。
念珠菌性口炎怎么治疗?
赵晶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念珠菌性口炎的治疗如下:1、积极治疗慢性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尽可能去除致病因素。对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造成菌群失调的,应停药或更换药物。2、可以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0.2%氯己定溶液清洗、含漱。儿童发生鹅口疮时,可在黏膜受损处,用5-10U制霉菌素混合悬液进行涂布。3、全身应用抗真菌
什么是念珠菌性阴道炎
吕讷男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三甲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叫霉菌性阴道炎,它其实是属于我们育龄期女性很常见的一种阴道炎,它是一种真菌感染。这种真菌就叫白色念珠菌,这种真菌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有的时候就是夫妻双方有脚气,或者灰指甲的时候。其实脚气和灰指甲的病因,就是这种真菌。这种真菌在感染到女性的阴道之后,它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就会产生这种霉菌性阴道炎,又叫念珠菌性阴道炎。它的表现就
什么是念珠菌阴道炎
易丹妮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念珠菌阴道炎在医学上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于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症状,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数患者是由于阴道环境受影响、免疫力降低,假丝酵母菌出现繁殖现象,从而导致阴道外阴不适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如果出现念珠菌阴道炎,需要及时治疗。
念珠菌阴道炎如何治疗
易丹妮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念珠菌阴道炎是因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在阴道用药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外阴瘙痒比较明显,且阴道分泌物较多,出现豆腐渣样或凝乳状的分泌物,甚至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可以考虑全身用药,如氟康唑或者伊曲康唑口服。如果患者只是表现出局部症状,可以使用局部阴道塞药,比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阴道栓,进行局部治疗即可。
妇科念珠菌严重吗
王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妇科念珠菌感染并不严重,念珠菌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还是平常不注意生活方式、阴道菌群失调引起,比如反复冲洗阴道,经常服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经常穿紧身内裤等都是诱因。念珠菌感染可以采取咪唑类的药物治疗,同时避免性生活,初次感染要治疗彻底避免复发。
念珠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念珠菌是真菌,阳性是指体内目前感染念珠菌,在妇科最常见是真菌性阴道炎,也是比较常见的阴道炎类型,主要症状是引起外阴和阴道瘙痒,白带会成豆腐渣状。患者在治疗上主要是口服和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平时还需要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脚气是白色念珠菌
许光仓 主任医师
镇江市中医院 三甲
脚气形成是因为患者皮肤产生真菌感染导致,特别是脚部真菌感染,大多是表皮癣菌感染而形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下可能产生白色念珠菌感染,这也会造成脚气一些症状。如果产生白色念珠菌感染也会形成脚部糜烂以及瘙痒等症状,这种病原菌也是真菌类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