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成因涉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或凝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皮疹颜色形态各异伴不同伴随症状,病因病机分血管性、血小板性、凝血障碍性等,实验室需血常规、凝血等检查明确病因;色素性紫癜以紫癜样皮疹及色素沉着为特征病理具毛细血管壁病变等,儿童少见成人多发与长期站立等相关,实验室血液指标无明显异常但病理有特征改变,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紫癜需警惕肾受累等,成人紫癜要评估基础病等。
一、定义差异
紫癜是由于红细胞从血管内渗出至皮肤、黏膜下,形成直径为3~5mm的瘀点、瘀斑,其成因涉及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色素性紫癜是一组以紫癜样皮疹及色素沉着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壁病变,导致红细胞外渗及色素沉着。
二、临床表现区别
1.紫癜:皮疹颜色多为鲜红或暗红,压之不褪色,大小、形态各异,可单发或成批出现,好发于下肢等部位,病因不同伴随表现有差异,如过敏性紫癜可伴关节痛、腹痛、血尿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2.色素性紫癜:初期皮疹为针尖大小红色瘀点,逐渐融合成棕褐色色素沉着斑,皮疹多对称分布于下肢,尤其小腿伸侧,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病程呈慢性迁延性。
三、病因病机区别
1.紫癜:血管性紫癜常因先天性血管壁结构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或后天血管壁受损(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性紫癜与血小板数量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相关;凝血障碍性紫癜则由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或抗凝物质增多等引起。
2.色素性紫癜:可能与毛细血管壁病变有关,长期站立致静脉回流障碍、重力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是重要诱因,此外,某些药物、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但无明显血液系统凝血或血小板相关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差异
1.紫癜:需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判断凝血状况,必要时行血管因素相关检查(如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以明确病因是血管、血小板还是凝血功能异常。
2.色素性紫癜:一般无血液系统指标的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见毛细血管壁增厚、红细胞外渗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等特征性改变。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紫癜中过敏性紫癜较为常见,需警惕感染等诱因,及时就医排查肾受累等情况;色素性紫癜儿童少见,若出现类似皮疹需结合病史及检查鉴别。
成人:紫癜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如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易出现老年性紫癜,需关注血管健康;色素性紫癜成人多发,长期站立工作者(如教师、售货员等)因静脉回流问题需注意避免久站,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特殊病史人群: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者出现紫癜需高度警惕原发病复发或加重;有血管性疾病病史者发生紫癜要重点排查血管因素相关病变,色素性紫癜患者若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综合评估基础病对病情的影响及治疗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