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联密切,被视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病理上炎症通路相通、气道高反应性相互影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其关联,临床需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密切监测、早期干预以降哮喘风险,对哮喘患者也应关注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进行综合管理,约40%-50%哮喘患者同时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展为哮喘风险显著增加。
病理生理机制方面
炎症通路相通:过敏性鼻炎时,鼻黏膜处的嗜酸性粒细胞、Th2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介质,如白三烯、组胺等,这些炎性介质可经鼻后滴漏进入下呼吸道,诱发下气道(气管、支气管)的炎症反应。例如,多项研究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方法发现,哮喘患者下呼吸道存在与过敏性鼻炎相似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且炎性介质谱有重叠。
气道高反应性相互影响: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存在鼻黏膜水肿、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而这种气道高反应性会进一步增加哮喘发作的易感性。有研究通过气道激发试验证实,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这种高反应性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儿童时期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关联更为紧密。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容易因过敏原刺激引发过敏性鼻炎,若未能有效控制,儿童期的过敏性鼻炎很可能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展为哮喘。例如,有纵向研究对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儿童期过敏性鼻炎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发展为哮喘的概率越高。对于女性儿童,由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在过敏性鼻炎-哮喘转化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但总体趋势与儿童群体一致。
性别:在成年人群中,男女在过敏性鼻炎引发哮喘的概率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过敏性鼻炎的病情及哮喘的发作情况。例如,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改变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等,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进而影响哮喘的控制。
生活方式:长期暴露于过敏原环境(如宠物毛发、花粉、尘螨等)的人群,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哮喘的发病风险均会增加,且更容易出现过敏性鼻炎向哮喘的转化。例如,生活在花粉季较长地区且经常户外活动的人群,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患过敏性鼻炎后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重气道炎症,促进过敏性鼻炎向哮喘的发展,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吸烟者,其哮喘发病风险比非吸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更高。
病史:有过敏性鼻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其哮喘发生风险明显升高。例如,既往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且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未进行有效的抗炎、抗过敏治疗,鼻黏膜炎症持续存在并蔓延至下气道,就会逐渐引发哮喘。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若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也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加速过敏性鼻炎向哮喘的转化进程。
总之,过敏性鼻炎确实容易引发哮喘,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密切监测,早期干预过敏性鼻炎以降低哮喘的发生风险,同时对于哮喘患者也应关注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进行综合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