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早期发现皮肤鳞状细胞癌,需观察皮肤病变特征,包括颜色从正常变为异常、形态出现隆起结节肿块等;定期自我检查全身皮肤及有高危因素者定期复诊;关注症状表现,如不明原因瘙痒疼痛、反复出血结痂不愈等,依据这些来警惕皮肤鳞状细胞癌。
一、观察皮肤病变特征
1.颜色变化:皮肤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病变部位颜色异常,如原本正常的皮肤出现新的红色斑块、结节,颜色可能从淡红逐渐变为暗红、褐色等。研究表明,约70%以上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病变部位有颜色改变的表现,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对比明显,这是早期发现的重要线索之一。不同年龄人群皮肤状况不同,老年人皮肤本身有一定老化,颜色变化可能更易被忽视,需更仔细观察;年轻人皮肤相对较嫩,颜色异常可能较易察觉,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2.形态改变:病变部位可能出现隆起的结节、肿块,表面不光滑,可能有溃疡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呈菜花状、火山口状等。例如,有的患者皮肤上会出现一个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的隆起物,且逐渐增大。对于有长期日晒史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等,更要关注皮肤形态的这种改变,因为长期紫外线照射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这类人群皮肤出现异常形态改变时需高度警惕。
二、定期自我检查
1.全身皮肤自查:建议定期对全身皮肤进行全面自查,尤其要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头皮、耳后、颈部、手部、足部、生殖器周围等。可以借助镜子,从不同角度观察皮肤情况。对于儿童,家长要定期检查其皮肤,因为儿童皮肤癌相对少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不同性别在皮肤自查上并无本质区别,但男性可能更常从事户外工作,女性可能更关注面部皮肤,需根据自身特点全面检查。
2.定期复诊:有皮肤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有皮肤癌家族史、既往有皮肤癌病史等,应定期到皮肤科复诊。一般建议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皮肤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细致的触诊、观察等。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更应严格按照高危人群的复诊要求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皮肤鳞状细胞癌。
三、关注症状表现
1.瘙痒与疼痛:部分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的瘙痒或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瘙痒和疼痛并非皮肤鳞状细胞癌所特有,其他皮肤疾病也可能引起。不过,当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瘙痒或疼痛,且病变部位有上述提到的颜色、形态改变时,就需要提高警惕。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皮肤感觉可能存在一定异常,更要仔细分辨皮肤的异常表现,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病变等情况相对复杂,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表现可能被掩盖,需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及时就医。
2.出血与结痂:病变部位可能出现反复出血、结痂不易愈合的情况。如果皮肤某个部位反复出血,结痂脱落后又很快出血,且持续时间较长,就要考虑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可能。例如,手部经常摩擦的部位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者,其皮肤的修复能力可能受到影响,更应关注皮肤是否有出血、结痂不愈等异常表现,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等,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