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动过速会带来多方面危害,发作时影响成年人泵血致血压下降、头晕乏力等,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可致心室重构损害心室功能,使儿童心脏发育受扰增加成年后患病风险,还致心房纤维化影响其收缩功能;易引发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老年人更甚,儿童有基础病也会增加风险,还可能诱发其他心律失常。
一、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危害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脏节律异常会影响其正常泵血功能。对于成年人而言,快速而不规则的心跳可能导致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是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输出量的减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在儿童群体中,快速的心动过速可能影响心脏向全身各器官的供血,导致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维持依赖于心脏有效的泵血,长期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干扰儿童的营养供应和器官发育。
二、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影响
1.对心室功能的影响:长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快速型的,会使心室肌处于长时间的应激状态。研究表明,持续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室重构,包括心室腔扩大、心室壁增厚等改变。对于成年人,心室重构会逐渐损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例如,一些长期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在儿童中,持续的心动过速对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更为关键,因为儿童心脏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可能干扰正常的心肌细胞发育和心肌纤维排列,影响未来心脏的整体功能,增加成年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2.对心房功能的影响:心房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初级泵作用。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会使心房肌疲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心房纤维化等改变,进一步影响心房的收缩功能。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合并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功能的受损会加重心脏的整体负担,促进病情的恶化。
三、引发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1.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当存在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心房或心室的舒张期可能缩短,导致血流淤滞。在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引发血栓形成。例如,心房颤动(部分阵发性心动过速可进展为心房颤动)时,左心房内血流缓慢,血栓形成的几率增加。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体循环,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更易促使血栓形成,脑栓塞发生后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对于儿童,虽然相对老年人发生血栓栓塞的几率较低,但如果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合并阵发性心动过速,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2.诱发其他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本身是一种心律失常,而它又可能成为诱发其他心律失常的因素。例如,频繁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刺激心脏传导系统,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他心律失常的出现。对于有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基础的人群,如存在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更易引发复杂的心律失常,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