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的引发原因包括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和心室前负荷不足。心肌损害中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心肌梗死等,心肌炎和心肌病也可损害心肌;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过重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容量负荷过重的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血管病等;心室前负荷不足相对少见,如急性心包填塞等限制心室充盈致前负荷降低引发左心衰竭。
一、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心肌梗死是常见原因,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使心肌收缩力下降。例如,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因为梗死区域心肌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影响整个心脏的泵血功能。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相对更易因缺血性心肌损害引发左心衰竭;男性在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上可能略高于女性,也可能因心肌缺血更易导致左心衰竭。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增加缺血性心肌损害进而引发左心衰竭的可能性。
2.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可损害心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退。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心肌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相对常见,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发展为左心衰竭;心肌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有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需更密切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二、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为克服增高的阻力,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厚,久之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左心衰竭。高血压患者中,年龄越大、血压控制不佳者,发生左心衰竭的风险越高;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患病及进展为左心衰竭的风险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高血压是重要的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左心衰竭的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等会加重高血压病情,进而增加左心衰竭风险。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导致左心衰竭。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主动脉瓣狭窄,但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其引发左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左心室需要更大压力来射血,长期代偿后失代偿。
2.容量负荷过重
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在舒张期接受左心房反流的血液,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逐渐引起左心扩大和功能减退。不同瓣膜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感染等因素相关,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瓣膜病变在中青年人群中曾较常见,而老年退行性变导致的瓣膜病变逐渐增多,这些瓣膜关闭不全都会因容量负荷过重引发左心衰竭。
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等,使左向右分流增加,左心室容量负荷加重,长期可导致左心衰竭。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生与遗传、孕期环境等因素有关,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左心衰竭相关表现。
三、心室前负荷不足
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如急性心包填塞时,心包腔内液体迅速增加,限制心室充盈,使心室前负荷降低,进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左心衰竭相关表现,但相对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来说,是较次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