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病因分别为劳累后吹风受凉(秋冬高发)和外感风热之邪(春夏多发);症状上风寒感冒轻度或中度发热、流清涕等,风热感冒发热明显、流黄涕等;舌象脉象风寒为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为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原则风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感冒各有注意事项。
一、病因方面
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发,常在秋冬季节高发。人体劳累后抵抗力下降,风寒之邪趁虚而入,侵袭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肺气失宣。例如,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工作、穿着过少等情况易诱发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通常是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好发于春夏温暖多风之时。外界温热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肺,使肺气失和,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天气转暖时不注意增减衣物,过多食用辛辣温热食物等都可能引发风热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风寒感冒
发热情况:一般为轻度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以畏寒怕冷为主,需盖厚被子等保暖措施才能缓解不适。
局部症状:流清涕,鼻涕颜色清稀如水;咳嗽,咯痰清稀色白;咽部多不红肿疼痛。
全身症状:头痛较明显,肢体酸痛感较为突出,患者常感觉全身乏力、无汗。
风热感冒
发热情况: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达到38℃以上,甚至更高,有明显的怕热表现,出汗后体温可能暂时下降但不久又会升高。
局部症状:流黄涕,鼻涕黏稠;咳嗽,咯痰黄色黏稠;咽部多红肿疼痛。
全身症状:头痛相对较轻,可有口干、口渴等表现,部分患者会有大便干结等情况。
三、舌象脉象方面
风寒感冒
舌象:舌苔薄白。
脉象:脉多浮紧,即脉搏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但仍明显,如同触摸在绷急的绳索上。
风热感冒
舌象:舌苔薄黄。
脉象:脉多浮数,脉搏轻取可得,跳动频率较快,比正常脉搏次数稍多。
四、治疗原则方面
风寒感冒: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通过发汗来驱散风寒之邪。可采用饮用生姜红糖水等方式辅助发汗,让身体微微出汗,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但要注意,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发汗不宜过度,以免损伤正气,应根据其年龄、体质等调整发汗程度。
风热感冒:治法以辛凉解表为主,通过疏散风热来缓解症状。可适当饮用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的茶饮,如金银花茶等。同样,特殊人群如儿童在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特点,避免过度使用辛凉解表药物导致损伤脾胃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风寒感冒的儿童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但发汗时要轻柔,可通过适当增加衣物、喝少量温水等温和方式促进微微发汗;风热感冒的儿童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加重体内热象,同时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多体质虚弱,脏腑功能减退。风寒感冒的老年人发汗不宜过猛,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较为平和的辛温解表方法;风热感冒的老年人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且用药需谨慎,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风寒感冒时要避免使用过于辛温燥烈的药物发汗,以免影响胎儿;风热感冒时用药也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