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引产
引产是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原因通过人工方法诱发宫缩终止妊娠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母体患严重全身性疾病等和胎儿严重畸形等情况,方法有药物引产(用缩宫素等,前列腺素类药物也可)和非药物引产(如人工剥膜术),过程中孕妇要配合监测、保持心态等,胎儿要关注胎心,特殊人群引产有不同考虑,高龄孕妇要密切监测心肺等,多次引产史孕妇要密切监测子宫,有基础疾病孕妇要注意相关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控制。
引产的适应证
母体因素: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继续妊娠会危及孕妇生命健康时,需考虑引产;孕妇合并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经治疗无好转,也可能需要引产。例如,孕妇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血压持续升高且难以控制,继续妊娠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引产可能是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
胎儿因素:胎儿存在严重畸形,无法在宫内存活;胎盘功能严重减退,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危险等情况也需要引产。比如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为无脑儿等严重畸形,无法正常出生后生存,就需要进行引产终止妊娠;或者通过胎心监护等检查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经评估无法继续在宫内耐受时,也需引产。
引产的方法
药物引产:常用的药物有缩宫素等。缩宫素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过程。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根据孕妇的宫缩情况等调整药物的滴注速度等。还有前列腺素类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可通过口服、阴道给药等途径发挥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引发引产。例如,对于妊娠中期需要引产的孕妇,可能会先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促进宫颈成熟,然后再使用缩宫素诱发宫缩。
非药物引产方法:如人工剥膜术等。医生通过人工剥脱胎膜的方式,引发宫缩来促使胎儿娩出。这种方法相对适用于一些宫颈条件等适合的孕妇情况。
引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孕妇方面:在引产过程中,孕妇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监测,包括胎心监测、宫缩情况监测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宫缩的进展等情况。比如过度紧张可能导致宫颈口扩张缓慢等情况。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在宫缩间隙适当休息保存体力。
胎儿方面: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胎儿的胎心变化等情况,一旦出现胎儿心率异常等情况,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发现胎儿胎心异常时,可能会立即停止引产操作或者采取其他紧急处理措施保障胎儿安全。
特殊人群引产的考虑
高龄孕妇引产:高龄孕妇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下降,引产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孕妇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因为高龄孕妇发生心肺并发症等风险相对增加。例如,高龄孕妇引产时,要更频繁监测血压、心率等,评估心脏负担情况,同时宫颈条件可能相对年轻孕妇会更难处理,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药物使用等对孕妇身体的影响。
有多次引产史孕妇:多次引产史的孕妇子宫肌层等可能受到影响,引产时子宫破裂等风险相对增加。所以在引产过程中,要更密切监测子宫收缩情况、腹部体征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比如要更频繁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状态等。
有基础疾病孕妇:如果孕妇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引产过程中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因为引产过程中的应激等可能会影响血糖波动,要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对孕妇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孕妇有心脏病基础疾病,要注意心脏功能的监测,防止引产过程中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衰等情况。



